【#飛閱台灣全家鄉︱與環境共好的國道建設】
便利商店內的環境講座-#飛閱台灣全家鄉 第二場,來到 全家FamilyMart蘇澳國道店,舒服的休憩空間內,「國道.綠廊道-從齊柏林看見國道建設」攝影展正展出。對曾任交通部國道新建工程局長的看見.齊柏林基金會歐晉德董事長來說,每張照片都是深刻回憶。
台灣早期蓋國道,挖掉山腳做路基,留下容易坍方的後遺症。接下北宜高建設工程任務時,歐董心想:絕不能重蹈覆轍。他飛往加拿大、瑞士,學習建設一條與國家公園、高山共存共好的公路,於是現今國道多呈蜿蜒狀,那是盡可能融入地勢興建的體貼,避免為求快取直而切過山巒、影響邊坡;河床中的石頭、河川裡的香魚、邊坡上的植栽,完工後,都要參考空拍留下的紀錄,盡量復原成施工前的樣子。
「是的,建設會造成破壞,但我們有責任在完工後恢復環境,這就是當年找齊柏林從空中紀錄施工過程的原因。」歐董當時告訴齊導:「你若做這工作,一定要做20年,保持一定的高度與角度持續去看,才能看出變化。」於是齊導一拍就是25年,為國土變化留下珍貴紀錄,也讓台灣人以新的角度看見家園。
歐董說,只要有決心,事先規畫,一定能找到經濟建設與生態保護的平衡。齊導說,台灣未來對環境的走向,如何永續,必須有共識。我們相信,每一場 #飛閱台灣全家鄉講座,都是一次對話的開啟,持續凝聚對永續未來的共識與規劃。
邀請您,一起走在與環境對話的路上。
👉成為齊柏林之友
https://chipolin.eoffering.org.tw/
👉 全家在這里 支持環境教育
https://reurl.cc/9X351V
👉訂閱 #看見_齊柏林基金會Youtube 頻道
http://pse.is/ChiPolinFoundation
👉不能只有我看見台灣的美
https://reurl.cc/3L44o9